核心觀點:偏空 純苯:供應方面,供應增加,暫未有新裝置檢修,裝置重啟較多,由于計入萬華和埃克森美孚的新裝置,本周開工率下跌,隨著裝置重啟,預計6月開工率回升,供應偏多。進口方面,預計6月份有來自西歐的純苯,進口預計增加。需求方面,整體下游開工率上升,需求有所回暖,但仍然偏弱,上周苯乙烯,己內酰胺,苯胺開工率上升。庫存方面,港口庫存累庫,到港較多,未來可能有累庫壓力。估值方面,BZN價差近期下滑明顯,純苯整體估值偏低。整體來看,純苯供應較為偏多,需求偏弱,估值偏低,缺乏向上驅動,后續關注到港情況,美國調油需求以及國內需求復蘇情況。
苯乙烯:供應方面,本周開工率升高,隨著重啟裝置的增加,預計供應提升,總體供應偏多,主要有寧波科元,錦西煉化等裝置重啟,多套裝置提負運行,暫無新增檢修裝置。需求方面,整體開工率持穩,但仍偏低,主要有EPS開工率下滑,PS開工率持穩,ABS開工率回升。下游庫存偏高,同時終端整體需求不足,當下需求以剛需為主,隨著淡季到來,苯乙烯需求或逐步走弱。庫存方面,本周苯乙烯結束去庫趨勢,港口累庫至10.75萬噸,港口可流通貨不多,隨著供應端裝置重啟和需求淡季來臨,苯乙烯或延續累庫趨勢。估值方面,BZ-SM價差維持高位,苯乙烯整體估值水平偏高。綜合來看,苯乙烯供應偏多,需求隨著淡季到來可能走弱,庫存方面結束去庫趨勢,整體估值偏高,建議逢高做空。
純苯供應:偏空 隨著裝置檢修結束,供應量預計增加,但當下供應水平中性。
純苯需求:中性 下游整體開工率回升,下游整體利潤偏弱,需求仍然偏弱,關注后續需求恢復情況。
苯乙烯供應:中性 多套裝置重啟和提負,苯乙烯利潤情況較好,預計開工率繼續回升。
苯乙烯需求:偏空 整體開工率持穩,但仍然偏低,下游整體利潤情況一般,隨著淡季到來,預計開工率和利潤同步收
縮。
月差:中性 近期苯乙烯月差整體下滑,基本面供需矛盾不大。
外盤支撐:偏空 美歐套利窗口關閉,中國成為歐洲純苯出口地,后續進口有增量預期
風險 -- 下游需求超預期;美國關稅不確定性
純苯供需雙增 供應回升
純苯方面,上周中海油惠州、遼寧石化等裝置重啟,供應回升。6月后續天津石化,揚子巴斯夫裝置有計劃重啟,負荷預計回升。
新產能方面,5月底萬華和埃克森美孚的裝置投產,6月計入產能。
加氫苯方面,加氫苯開工率回升至63.37%,遷安九江裝置停車,山東晨耀、四川達鋼等裝置重啟,整體重啟產能較多。
調油方面,汽油庫存位于較低位置,且近期庫存在去庫,但美國汽油裂解價差近期總體下降,辛烷值價格較弱,調油需求較差。
純苯-石腦油價差走弱至144.5美元/噸,主要在于純苯本身供應回升,需求偏弱,總體來看,純苯估值不高。
純苯華東港口庫存為14.4萬噸,較上周累庫1.6萬噸。
美亞套利窗口關閉
北美地區,供應方面,甲苯歧化裝置利潤不佳抑制開工,美亞套利窗口關閉。需求方面,整體需求較為疲軟。
西歐地區,供應方面,整體供應過剩,但裂解和甲苯歧化裝置負荷不高。
亞洲地區,美亞套利窗口關閉導致韓國對美無出口,同時預計歐洲純苯進口增加,整體供需偏弱,市場對需求復蘇信心不足。
純苯或出現累庫
供應方面,隨著裝置重啟,預計6月開工率回升,進口方面,歐洲貨物到港可能仍有壓力,需要后續關注到港情況,需求方面,下游總體開工水平回升,但需求仍然不足,關注下游需求復蘇情況。從平衡表來看,6月可能出現累庫,預期7月延續累庫趨勢。
苯乙烯供需偏弱 開工率上升
上周苯乙烯開工率為73.1%,供應方面,寧波科元,錦西煉化等裝置重啟,多套裝置提負運行,暫無新增檢修裝置,隨著重啟裝置的增加,預計供應提升,總體供應偏多。
港口總庫存開始累庫
上周華東港口庫存打破累庫趨勢,環比上升3.26萬噸至8.75萬噸,華南港口庫存為2萬噸,環比去庫0.6萬噸,整體港口庫存開始累庫。
預期后續開始累庫
上周苯乙烯開工率上升,供應開始逐漸恢復,下游整體開工率持穩,整體開工水平仍處于偏低位置,雖然下游整體利潤較好,但下游有較高的成品庫存,因此需求方面可能偏弱。從平衡表來看,預計后續開始出現累庫。
定價邏輯
純苯月差與苯乙烯基差走勢分化
苯乙烯遠期維持Back結構,當前現貨端偏緊,后續有累庫預期,后續關注需求持續性情況。
苯乙烯方面,港口庫存不高,現貨偏緊,推動基差走強,隨著累庫,基差可能走弱。
純苯方面,純苯月差處于偏弱狀態,從平衡表來看,6月和7月都有累庫預期,預計月差偏弱,關注后續到港情況和需求情況。
苯乙烯遠近期利潤走勢分化
苯乙烯非一體化利潤持穩在448元/噸,PO/SM利潤持穩在1142元/噸。(PO/SM利潤僅計算原材料成本,裝置折舊、人工等均未包含在內)
苯乙烯遠近期利潤出現分化,近端利潤較好,但遠期利潤開始走弱幅度較大,反映了市場對遠月的預期較為悲觀。
苯乙烯海外利潤情況
北美地區,多套裝置故障,供應緊張,部分原定出口歐洲貨源或回流美國。
西歐地區,下游整體需求不足,一方面,需求季節性回升不足,另一方面受進口貨物沖擊。
亞洲地區,中國現貨市場受空頭回補和供應緊張影響較為堅挺,但下游淡季來臨,終端按需采購。
跨地區套利:美亞,美歐套利窗口打開。